站内检索:
首页 > 校友访谈
校友访谈 | 双脚踏实地 负重志在先——记智慧城市学院2011届校友蔡畅
发布日期:2019-12-15浏览次数:字号:[ ]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上海分公司负责人蔡畅,是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2011届毕业生。

走出校门的蔡畅,双脚踏实地、负重志在先,在8年时间里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公司中层领导干部的职业转变。

一、学习实践 完善自我

2007年9月,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蔡畅作为原信息学院(现为智慧城市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新生,走进校园,开启了他大学四年的读书生涯。在校期间,他热衷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

2008年,学校承担了“2008北京奥运”志愿服务任务。他和他的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于奥运期间分别组织并参加了“喜迎奥运祝福北京”、“残奥会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活动经常是面对观众、背对着舞台维持秩序,虽他很想看一眼场上的精彩活动,但责任感驱使他不能回头......

▲参加“喜迎奥运祝福北京”活动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志愿者活动中,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群众游行活动(能源发展方阵),在训练过程中他协助老师负责方阵训练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此期间,主要参与各项训练活动的材料报送、人员信息核查汇总、训练的组织实施、场地的清理贴标、考勤的记录核对、车辆的安排订发、食品的订购发放、3000多箱饮水搬运发放、每日水票的印发、体温的统计上报、会务的组织、车辆的跟随等工作。

▲蔡畅在“60周年大庆”活动现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作为志愿者,被分派在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北京馆工作,主要负责维持每天来到北京馆观众的排队和参观秩序。在一个月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每天要喊无数次的“欢迎您参观北京馆”,“请您有序排队”,“请小心脚下”......虽然每天的工作相对简单,但他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去展现志愿者的精神风貌。

▲蔡畅在“上海世博会”志愿活动现场

谈及做学生志愿者的感受时,蔡畅是这样说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他人眼里就是服务人员,不会因你是学生涉世不深而迁就你什么,这就要求自己要热情周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更主要的是,我们对外代表的是学校,我们的举手投足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所以这不但是磨砺自己的机会,也是一个凝聚集体荣誉感的过程。”

大学四年间,蔡畅做到了学习与实践活动两不误。  作为班委的一员,他分别获得过国家级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当回忆起在校学习生活时,他谈到:  “作为北京联合大学的一名党员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践、完善自我的工作中,使我在青年学生时代便认识到艰苦奋斗、向上向善、勤勤恳恳等实干精神的意义所在,对我日后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二、脚踏实地 敢于担当

蔡畅于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做基础运维工作。因他工作中认真负责且有敬业爱业精神,2013年底便担任该公司工程部门负责人。

▲在校期间

随后,该公司领导班子经历了三次换届调整,他身边的中层干部也更换了一遍,而他则是一直在业务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很多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这样说的:“其实很简单,我只是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努力提升自身价值”。

1.从实习生到运维工程师

2011年2月,蔡畅在校期间以实习生的身份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做基础运维工作。他从安装操作系统、做网线开始学起,不懂就问,或上“百度搜索”,而且每次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记录下来,想尽办法尽快解决。在做好日常运维工作的基础上,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做了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实习期间尽量多做一些,有些工作可能是别人的,但学到的本事却是自己的。”

经过近五个月的实习,他已基本掌握了公司的信息化资产情况。如,熟练掌握公司哪里有多少台电脑、多少台打印机、多少个电话机,甚至每台设备可能会出现什么毛病等,最终顺利通过了实习转正。

2.从运维工程师到项目经理

2012年中下旬,公司的建设项目任务较多,时不时会派蔡畅参与一些项目实施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让他单独去一项目的实施现场(四川广元)。他到了之后,根据在公司积攒的技术经验,很快完成了技术部分的实施工作。随后,他在与用户的交流过程中,发现用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保密检查整改工作,于是,他凭借自己对保密体系的理解,主动为用户重新梳理了一遍检查整改项目,并给用户提出了些管理改进建议、协助用户顺利通过了保密检查工作。

他主动为用户排忧解难的工作态度,赢得良好的信誉。2012年底,公司惯例会抽一些重点客户,总经理打电话做客户回访。有一天,他特别意外地接到公司总经理打来的电话,总经理表扬了他,说四川广元项目的客户特别满意,说他们之前也请了一些专家做项目咨询,没想到我们公司的一位普通的年轻工程师就能很清晰的把任务梳理清楚,并表达了后期加强合作的意愿。

至此,公司开始将他作为了项目经理培养对象。

3.从项目经理到部门经理

蔡畅作为项目经理期间,从小项目认真做起。他一边干,一边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专业技能,并及时解决项目进行时遇到的问题等,对自己负责的项目严格要求,绝对不允许人为影响项目进度或质量。

2013年,公司有一个重点项目交给蔡畅负责。当时因多个项目并行实施、人员分配较为紧张,公司统筹考虑了各项目工期要求,将实施人员基本都分配到其他工期紧张的项目上去了,他只身一人去项目现场实施后,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如,有时一个小小的功能测试需要几天的时间;对方公司内部人员之间的矛盾、给项目设坎儿增加难度等。他把眼前的困难当作学习和磨练自己机会,工作中时常暗示自己“让难度再高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就这样,在项目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他出色地提前完成了此项目的验收工作。

该项目结束后,公司又调蔡畅去负责另一个棘手项目。项目大概情况是:因用户怀疑该公司的技术实力,从用户确认需求到方案定稿已经一年多,却迟迟未开工建设。其中,另一家公司也参与该项目竞争,用户也偏向于这家公司。

他接手项目后,及时了解了项目情况、反复查看了项目材料和相关建设标准、完善了设计方案的同时,挑出了几处竞争对手的方案缺陷等。最终,他的设计方案得到了用户初步认可,顺利为公司拿下了此项目。

经历这几个项目磨练后,蔡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认可。2013年底,公司人事变动,工程部门负责人空缺,他得此机会进入了中层干部队伍。

4.从部门经理到事业部副总经理

2015年底,公司组织机构改革,将几个工程业务部门资源整合,成立独立核算的工程事业部。蔡畅凭借着一直以来的勤恳务实、责任担当,被任命为事业部的副总经理,分管工程项目的交付工作。

2018年10月,公司与另一兄弟单位并购重组,在多位同事的推荐下,他再次担任重组后的事业部副总经理并分管上海分公司业务。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感受,他颇为感慨地说:“实干者不缺用武之地,空谈者不会一直幸运。不论是学生时代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只要脚踏实地、敢于实践,就能筑牢专业技能及理想信仰之基,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添砖加瓦”。

▲蔡畅工作照

三、知恩图报  付诸行动

蔡畅不但工作上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生活上他也是一个感情细腻,且有孝心爱心、知恩图报的人。

有一次,他的父母临时决定来北京旅行。到北京的那天下午,碰巧公司安排他参加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活动,他提出需要去车站接他父母,该活动的负责同事对他说:“能不能派其他人去接?”“不用了,我还是自己去吧!我想让我的父母下火车后,第一眼看到的人是我”他如是说。

还有一次,他在母校“校友微信群”里跟一位校领导打招呼,说要找时间回学校看老师们时,这位领导说“回来看我们是小事,你们在外面好好发展是大事。”他马上回复了这样一句话:“我作为联大学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有一天回报曾培养、培育和帮助过着自己的人,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公司优秀员工奖、优秀党员奖、最佳服务奖等称号,以实际行动为母校赢得了社会声誉。

四、推心置腹  经验交流

转眼间,蔡畅已经走出大学校门八年了。这八年间,他密切关注母校的发展变化,衷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大学时光,为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栋梁之才而学好专业知识。

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切磋以下两个问题:

1.薪资待遇的问题

谈及薪资待遇问题,蔡畅是这样说的:“有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之时,首先考虑的是薪资待遇,这也是挺实际的一种想法,但切忌‘攀比’。”

他举例说,他当初在公司做运维工作时,教他技术的一位师傅告诉他,运维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有机会看到大家的工资表的,但千万不要看别人的收入,自己认为能够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可以,因为如果发现自己比同岗位的同事工资高,可能会内疚;如果发现比同岗位的同事工资低,心里可能会不平衡,所以还是不知道为好,领导们也不傻,当你具备专家的能力,公司不可能只给你普通工程师的待遇。

在此,他推心置腹地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弟学妹说一句:“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千万不要把薪资待遇考虑的太重,先提升自身能力,再去争取薪资待遇。工作实践中能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就我个人来说,能有机会在部门领导岗位、业务工作管理岗位等重要岗位上验证自己的想法,远比薪资待遇宝贵的多。”

2.如何看待“吃亏”的问题

蔡畅说:“工作中,你会发现有的人确实‘挺聪明’的,为人做事的过程中注重保护自己的利益,把一些工作或责任以各种理由推脱给别人。说白了,就是不能吃一点亏。”

那么,如何看待“吃亏”的问题?

蔡畅是这样诠释的:“吃亏是福”,肯吃亏的人不但能受到同事的认可和赞许,而且也能体现自我价值所在。工作不要嫌多,能做的尽量多做,别怕吃亏。对自己来说,之前不会的,当成是学习的过程;之前已掌握的,当作业务再熟悉过程。时间久了,所谓的“吃亏”,其实是在积攒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当然,有些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心理不平衡,凭啥自己这么努力,别人就可以‘偷懒’,但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没有这些“聪明人”的存在,又如何体现出“吃亏人”的卓越呢?!

▲蔡畅生活照

最后,他发自肺腑说道:  “我所谈的自己学习成长、工作经历,毫无主观自夸之意,仅供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参考。  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奋斗目标,昨天已经过去,今天的我会再接再厉,不辜负母校的厚爱、恩师的培养,在工作中弘扬传承联大精神,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人物简介

蔡畅

2007级通信工程专业

现为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工程事业部

副总经理兼上海分公司负责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