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首页 > 校友访谈
校友人物|演艺人生伴梦飞 ——记生物化学工程学院2005届校友吴嵩
发布日期:2020-11-24浏览次数:字号:[ ]

演艺人生伴梦飞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也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絮的至高境界。只有行动,梦想才能成真;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吴嵩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有梦的人。他用了17年的时间把自己的梦想放飞、将自己的未来播种,看到了它开花、结果。

 




        吴嵩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说起童年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他说最难忘的就是每逢休息日或在大操场看露天电影、或观看军区文工团的叔叔阿姨表演节目,这其中,相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到台上演员在那不停的说,带动的则是台下观众的喜怒哀乐,他非常喜欢这种简单的、有趣的表演形式,放学后经常一个人在家听广播节目模仿其中的演员说相声。
        他第一次上台说相声,是上小学时“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老师让他出个节目。还不懂得单口相声的他,上台给大家讲了个刘宝瑞先生的《山东斗法》,大获成功,从此他喜欢上了相声。

        经常在儿童节和元旦联欢会表演的他,被老师推荐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的比赛。在赛场外偶遇了相声教育家马贵荣老师,马老师问他:“小同学,你来参加哪一项比赛?”“说相声。”当马老师得知眼前这位戴着少先队中队长臂章的小胖子是来参加比赛的,就让他即兴说一小段。听后,马老师言简意赅地辅导吴嵩如何表演,如何说相声。最终,第一次参赛的吴嵩获得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曲艺比赛二等奖。赛后马老师递给了他一张名片,名片的背后是北京西城区少年宫的地图,那里有马老师的相声课堂的地址。

        自此,吴嵩开始拜马贵荣先生为师学习相声表演。当他谈及拜师学艺的这段经历时,他颇为感慨地说马先生是他入相声门的恩师,他作为马先生的弟子也有幸成了一个相声界的“大辈”。若干年后,他做导演排过几个相声剧,尝试着把戏剧和相声相结合;他在高校授课教授表演时,也将单弦岔曲,相声贯口和评书融入台词教学,让学生从中国的传统语言艺术中汲取营养,学会吐字归音,字正腔圆。

       上初中之后,他和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市各区文化宫、春节庙会演出。随着演出的次数逐渐增多,他越来越喜欢表演艺术了,梦想着有一天走进高校继续深造。

        2000年的冬天,在北京140中学读高三的吴嵩紧锣密鼓地抓紧复习准备迎战高考。当时,他的梦想是走进我国著名的艺术院校——中央戏剧学院。尽管他在高考前通过了北京市艺术特长生测试,获得戏剧类曲艺专业二级、高考加30分待遇。但父母还是不支持他报考艺术院校,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高考意愿,然而并没放弃对表演艺术的热爱。


 


        2001年9月,吴嵩怀揣着他未曾实现的人生的梦想,走进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成为该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1级学生。

        谈到母校求学的生涯时,吴嵩颇为感慨地说,虽然自己未能如愿以偿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但并不后悔成为联大学子,因为来联大来对了。

        从所学专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系里的老师们在课上带领同学们接触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理论知识;课下,鼓励大家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他有机会前往中国第一家猎头公司—“北京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实习。

        通过实习,使他对何为“猎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谓“猎头”,特指猎夺人才,发现、追综、评价、甄选和高级人才,亦是一种人才招聘方式。企业发展要寻找人才,而”猎头”则是人才推荐服务中的高端,追逐的目标始终盯在高学历、高职位、高价位三位一体的人身上。简言之,“猎头”可以理解为人才中介,担当的是“红娘”的角色。在

         该事务所实习这段经历,为他日后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校园文化来说,他庆幸母校的学生“群声曲艺团”,为他打开了一道通往表演艺术的大门。当时在京高校准专业的学生曲艺团仅此一家,因此该团的社会声望挺大。主抓该团管理工作的是校团委的谢飞雁老师(现校友会秘书长),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种玉杰等老师都曾指导、观看过该团的表演。

        课余时,他和同学们一起排练;节庆活动中,他登台说单口相声,或与搭档一捧一逗说对口相声,对他来说,能站到台上通过说、学、逗、唱引起观看演出的同学们捧腹大笑,是最开心的事。除此之外,他加入马贵荣老师创建的北京“校友笑友相声俱乐部”。每逢周末,马老师带着大家前往京城各大公园、养老院、社区进行公益演出,那熟悉的喝彩声、熟悉的掌声、熟悉的观众的笑声,使他亲身感受到相声不仅是给人带来欢笑,更重要的是把乐观的精神传播开。

▲吴嵩(右一)相声表演照

          他读大二时学生话剧社招生,他抱着好奇且玩玩的态度去面试,本以为自己既是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又是艺术特长生,入选学校剧社手拿把攥,可没想到没有话剧表演经验的他被拒之门外。没能进入话剧社的他并未气馁,反而似乎把失败当做成功的先导,一次偶然的机会,跟同学一起走进剧场看了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先锋戏剧的魅力使他折服。他的人生梦想不禁由然而生,那就是做一名职业话剧演员。

         为了更近距离接触戏剧,积累一些舞台表演经验,他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大学生戏剧节做志愿者,到朝阳文化馆9剧场做场务,认识了中戏的老师和中戏的在校生,跟着他们学习、给他们打杂,或帮剧组卖票、发宣传单页、当剧务等等,创造更多的机会看演出、参与演出,他先后做过场务、剧务,舞台监督、音效、灯光、票务、宣传等等一系列和戏剧有关的工作,后来就开始慢慢跑龙套,开始做演员。

         大学生活转眼即逝。这四年间,他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建树,又能有机会通过各种演出活动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可谓收益匪浅。他大学毕业后最想做的事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名职业话剧演员。





        2005年8月,吴嵩大学毕业后来到公交集团北京市长途汽车有限公司劳资科上班。当时,公司管理干部中,专业对口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并不多,他也就成为了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工作中,他不但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还热心帮助其他部门的同事,逢年过节还帮团委、工会、妇联排演节目,因此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厚爱,同意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大胆追求自己的业余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2007年,我国宝岛台湾著名戏剧人李国修导演的《莎姆雷特》走进解放军歌剧院演出,吴嵩有幸参加了演出后的导演工作坊。在结束工作坊的学习后,他独自走在大街上时,只听有人对他大声喊到:“那个戴帽子的胖子,你是不是参加了李国修老师的工作坊?”原来喊他的人叫白丽丽,是名戏剧制作人,正在为一部话剧物色演员,两人短暂交流后互留了联系方式。几个月后的一天,白丽丽给他打电话,说让他试戏。这次试戏很顺利,他有机会在恰电影环境戏剧《狂恋高跟鞋》中扮演男主角,这也是他自2003年开始接触话剧以来第一次饰演主角。

        这部戏演出大获成功,吴嵩青涩而真挚的表演得到业内的认可,从此喜悦不断。随着登台表演的次数增多,参演的剧目难度也越来越大,吴嵩开始困惑,因为此时的他在专业知识和表演技术上的缺失已经不能更好地胜任演员的工作,塑造人物形象也遇到了瓶颈。同时,表演能力上与科班毕业的专业话剧演员也存在一定的距离,若想成为职业演员,还需深造。于是,他萌生了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研究生的想法。

        2008年至2011年,他先后四次报考中戏研究生,均已落榜告终。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松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追求,依然活跃在北京小剧场的舞台上。2012年,他作为我国第一个形体剧团三拓旗剧团的成员,先后前往法国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的“爱丁堡艺穗节“的演出。这次宝贵的出国演出经历改变了他的戏剧观和艺术观,也更加坚定了他学习戏剧表演艺术的决心。

        2011年中,曾经教过他的一位老师得知他四次报考中戏失败,建议他重新参加高考,转考北京电影学院,再读一次本科。2012年在第五次报考中戏失败后,吴嵩却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专升本)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吴嵩于2012年春季入学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导演专业。该院的专升本的教学质量,与全日制的本科生一样含金量高。虽说不是每天都有课,但他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选修课上,每周一至周六都在校学习。学习期间,老师经常要求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合作编导、拍摄短片作业,因他演过话剧,加上他又是学生会文体部干部人缘好,所以出镜率最高。同年,他凭借微电影《重生》获第二届“琼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山西省首届微电影大赛最佳男演员奖、中国首届公益微电影十佳评选最佳男主角奖等。在北电这三年里,吴嵩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创作、积累,2014年毕业时,他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并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接受校长拨穗正冠授予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当老师问他:“你毕业后想做什么工作?”“要么回国企上班,要么演戏”。老师则建议他,既然心中有梦,那就把“梦”做得高些,继续深造,考研。



 


         2015年,吴嵩的机遇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增设了戏剧表演创作专业,吴嵩报考了这个专业的艺术硕士入学考试,最终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成为该专业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入学之前,他辞去了在公交集团的工作,当时已获得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月均八千元工资的他打碎金饭碗,全身心投入到求学中。此时的吴嵩可以说是身无分文了,因为2007年至2013年间,他把上班期间所得的工资,几乎都用在自己创办的“北极熊戏剧工作室”的运营和剧目创作上。

        读研期间,他担任了研究生院助理管理员、班长、研究生会副主席,主动热情为老师同学们服务,并参与筹建了北京电影学院戏剧艺术研究院。2016年、2017年这两年11月期间,他带队赴莫斯科参加世界大学生电影节戏剧竞赛单元,主演话剧《一夜交游》获得了第36届的最佳创意与喜剧奖,主演话剧《我们的契科夫》获第37届的优秀表演奖。

        2017年1月,吴嵩在导师王劲松教授的鼓励下,报考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位戏剧表演专业生参加初试,进入复试的只有46人,他的名字在其中。三试过后,只剩下16人了,还有他。同年3月,这16人进入封闭式训练一个月后做汇报演出,此时仅剩10人,他的名字依然在名单中;4月,他和其他9位竞争者参加实习剧目,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合作话剧“仲夏夜之梦”,演出结束后又有2人被淘汰了。经过一系列的政审、外调、体检等之后,5月3日,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新进演员名单中,赫然写着吴嵩的名字。6个月后,正在莫斯科表演的他收到了国家大剧院转正的通知,他为自己能成为梦寐以求的话剧演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此时,已三十有六的他还没走出校园,就已是中国表演艺术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的职业演员了。

▲吴嵩和导师王劲松《向阳理发馆》演出剧照

        20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2018届表演专业研究生论文最高分),并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吴嵩毕业照




        2018年,作为国家大剧院的专业戏剧演员的吴嵩,因在英国“直面戏剧”代表作家马丁·麦克多纳的经典剧目话剧《枕头人》中,成功扮演傻哥哥而小有名气了。以至于他走在大街上,经常被看过该剧的观众认出,要求合影留念;他的微博里也有人视他为“偶像”,也有的观众为他画像,说通过看戏喜欢他的表演。每每此时,他心里都感到一种欣慰,欣慰的是观众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肯定,他把大家的赞许看成是一种鞭策,激励自己继续演绎人生伴梦飞。

        2020年初,他主演的这部话剧《枕头人》获得第三届亚洲戏剧盛典最佳男配角提名。他说,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是对他这十几年在舞台上摸打滚爬演出千场最好的回报!

▲吴嵩参演话剧《枕头人》剧照

       

        谈到追梦过程中最令他自豪的事是什么?他说,最令他自豪的时他通过2003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从一个戏剧爱好者,到业余话剧演员,到国有院团的职业演员的转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谈到自己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认识时,他说,如果说电影、戏剧,都是一个需要众多工种、众多部门合作的艺术,那么戏剧可能更真诚,更纯粹。她需要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支持,而且此时此刻在舞台上,把一切交给对手演员的时候,充满了信任,所以我们经常会听人说,戏剧是演员的艺术,而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戏剧导演肯给你机会,一定是你可以,因为你上了台,没有人能帮你。你能力不够,你技术不行,就是不行,所以变得单纯之后,反而就变得更简单了。

        提及母校,他说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母校为喜欢戏剧表演艺术的学弟学妹们传授戏剧表演专业知识。他从2009年就开始参与学生校园戏剧的教育和创作工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话剧团做专业辅导。带领中央民族大学话剧团三次入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获得了“最佳表演奖”“优秀剧目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等多个奖项。2018年9月,成为北京服装学院表演系的外聘教师,教授戏剧表演、舞台语言技巧、镜头前表演、剧目排演等课程,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心有梦想,就去为实现之努力吧!追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在所难免,毕竟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他最想和学弟学妹们说的一句话是: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都有出处;有梦想,则能飞翔。

         ……

        曹禺大师说:“戏比天大。”所谓天,其旨意无非指百姓的幸福生活,而戏剧,正可写照且升华人们的生活。人的生命是一次性的,通过戏剧,我们可以了解、体会、揣摩多次性的人生,并从中得到启发的动力。从选择或择校,正是自己最佳的人生之途,这就是作为戏剧工作者的意义和生命。我们祝愿吴嵩创作更多寓美、寓乐的好作品,为社会添彩、为母校增光。



人物简介

吴嵩

2001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国家大剧院专业戏剧演员




●●● 北京联合大学校友会官方微信平台●●●


文字   |  北京联合大学校友总会

责任编辑   |  BUU“芳华”校友志愿者协会 顾培钰 翟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